黃美珍 Jane Huang 小塵埃

收錄在黃美珍 Jane Huang2014年底的專輯大巴六九的歌

作詞:吳易緯
作曲:小王子
編曲:生命樹_小王子

腦海中 一閃而過
我就這樣死掉也不錯
緊握的夢 脫軌隕落

看窗外 渺小螞蟻
執著前進的愚蠢衝動
我的雙腳 拖著枷鎖

動手 轉動 停擺的時鐘
絕望 從來不屬於我
將錯 就錯
我又怎麼對得起 曾不放棄的我

我只是宇宙小小塵埃
卻渴望像流星般絢爛
燃起微光在墜毀前 把夜劃開
也許有人懷念我的存在

我只是宇宙小小塵埃
卻渴望比太陽更勇敢
銘心刻骨不是傷害 都是精彩
我要大步奔向我的未來
就往前走吧

當追求 變成泡沫
掙扎才沒有遺憾殘留
顫抖傷口 佈滿自由

動手 轉動 停擺的時鐘
絕望 從來不屬於我
將錯 就錯
我又怎麼對得起曾不放棄的我

我只是宇宙小小塵埃
卻渴望像流星般絢爛
燃起微光在墜毀前 把夜劃開
也許有人懷念我的存在

我只是宇宙小小塵埃
卻渴望比太陽更勇敢
銘心刻骨不是傷害 都是精彩
我要大步奔向我的未來
就往前走吧

我只是宇宙小小塵埃
卻渴望比天空更湛藍
當風揚起一片花海 紅橙綠藍
我也就能眺望更遠的海

我只是宇宙小小塵埃
卻渴望讓微笑更盛開
明天世界是好是壞 都是期待
準備就緒轉身把門推開
就往前走吧

歌詞來源:
魔鏡歌詞網 http://mojim.com/twy111071x4x3.htm

git push在處理branch name的小技巧

把程式丟到heroku跑的話預設是要用master才會run/build你的app,不過有些東西其實不適合放到master branch,例如cdnjs/new-website理面的meta data,之前因為用機器人(其實只是crontab)去更新這些資料,生了上萬個commits出來,多了一堆不必要的log,也淡化contributors list理面真正的contributors的貢獻量

剛剛花了一些時間把那些commits通通清掉,現在大概剩下兩百出頭的commits,雖然還是有一些沒拔乾淨,不過已經無傷大雅了,接下來的meta data就會丟到meta這個branch,不過問題來了,把這些資料直接push到heroku上面(因為一些原因所以不是用GitHub webhook而是自己push)會得到這樣的訊息:

Pushed to non-master branch, skipping build.

目前想的到最簡單的解決方法是這樣:
git push heroku meta:master

也就是在branch名稱後面多了一個:master,意即把本機的meta分支push到heroku這個remote上的master branch

同理也可以在pull的時候這樣做:

git pull upstream master:base

意即把upstream上面的master分支拉到local的base分支上

然後 … 就沒有然後了,滿簡單好用的方法@@

 

Koding 的網路速度滿快的(speedtest-cli速度測試)

speedtest-cli 是一個滿好用的網路測速工具,用的是知名的Speedtest.net的server群來做測試

剛剛突然心血來潮在 Koding 的平台測了一下,速度還滿快的 …

SpeedTestOnKoding

SpeedTestOnKoding2

最快可以跑到1G接近滿的速度,慢的那台也有個三百M左右(我在兩台不同機器跑的),不過差距有點大,想說來追一下 …

用 iftop 看連線情形可以看的出跑得比較快的那台打的是103-6-148-98.myrepublic.com.sg,而慢的那台打的是 speedtest.sgix.sg,speedtest-cli 有支援手動指定伺服器的功能,參數是 --server,後面接 server ID,而 ID 可以在這邊找到:
http://www.speedtest.net/speedtest-servers.php

他們的 ID 分別為 5935、2213,交換測試後發現結果並沒有對調過來,其中到speedtest.sgix.sg 的頻寬本身應該就比較低或是負載比較重,怎麼跑都不超過 500M,而連到 103.6.149.98 這台,一台可以跑滿快 1G,而另一台怎麼跑都也是不超過500M,trace 了一下自己這兩台到對方那兩台的路由,其實差不多,不知道這差異怎麼來的? 在兩台 Koding 的機器上用 iperf 互連都能跑到 1.15 Gbits/sec 就試了 …

一些安裝完系統後要做的一些設定

ntp server:
現在比較少看到學校單位自己在架ntp server了,至於要設定ntp校時伺服器的原因,原因很簡單,系統上錯誤的時間會產生的問題不少,小則查log的時候讓時間參考依據降低、大則讓你失約、線上搶購搶不到、甚至連網站都不能上(因為SSL憑證是要看日期的),而ntp server設的不好結果就是時間誤差大、查詢費時、或查不到東西,之前有整理過列表,可以參考下面這篇 – 台灣合用的ntp server,Windows內建的設定是time.windows.com,就是屬於很不好用的那種 … 強烈建議換掉,在系統時間設定裡面有選項,參考話面如下:
windowsNtp

dns server:
公司企業或是學校單位基本上都還是會有自己的dns,若非品質或速度有嚴重問題,建議以local的為主就可以了,之前有做過測試,想要自己測試也可以參考這邊做法 – 用Google的Public DNS上網會變快?Google的DNS真的比較快嗎?之常用DNS測試,因為dns實際上花費時間還要加上query的時間,有些人直接用ping值來當作dns的速度參考其實不太恰當 … 另外之錢也整理過一些列表: – 台灣ISP常用DNS列表整理常用 Public DNS 清單整理 (IPv4)

Windows WSUS / Linux/FreeBSD mirror:
Linux或BSD的套件或source來源mirror是一定要的,不用多解釋 … 而Windows上也有一種機制叫做WSUS – Windows Server Update Services,在做的就是類似的事情,對於企業或是學校環境來講可以省下非常可觀的頻寬跟時間花費

Windows 系統還原停用:
很多人不知道Windows有這功能,知道也不太會用,如果是這樣不如把這功能關掉,因為在背景自動備份吃的資源不是很划算,而真的中毒或系統損毀通常靠這功能是救不回來的 …

至於系統更新還有Windows需要的方毒軟體應該不用多解釋了,剩下想到再補XD